談起嘉義專屬的氣味(khì-bī),「白醋」絕對是榜上有名,吃法千變萬化,其中尤以全台獨門的「白醋涼麵」最為聞名。
相較於過往對於涼麵的印象,以圓管狀油麵為基底、鋪上爽脆小黃瓜絲,淋上調和芝麻、花生、烏醋、砂糖、再拌些水的濃厚麻醬,點綴蒜泥及辣油增加口感層次;在嘉義則採用寬版麵條為主體、裹上麻醬融合清爽白醋,相較於油麵更為單純的口感、也更能緊密抓附醬汁,看似違和、卻是微酸甜又鹹香的平衡。
移居嘉義近十年來,我發現:「每個嘉義人,都有自己的雞肉飯排行榜」,而談到「白醋涼麵」,也各自都有支持愛好的口味。
比如:位於文化公園旁的「嘉義黃記涼麵涼圓」,不僅同步販售涼麵與涼圓,更有期間限定的夏季粉條粉粿冰與冬季𩵚魠魚;也有源自空軍建國二村外省好手藝,於白醋上再添加多種麻香的獨門辣醬,融合眷村麻辣味覺鄉愁;甚或搭配「四味果汁」和「淋上白醋的皮蛋豆腐」為一套,結合「鳳梨、芭樂、檸檬、木瓜」四種新鮮水果,融合出猶如天然香水般的淡淡香氣,是專屬於嘉義的美味組合。
而近期遊走於二通(中正路),除了有聚集滿滿人潮的沙鍋魚頭與豆花等,應該也不會錯過標示著「Since 1956|崇文嘉義涼麵」招牌的嶄新店面。

入口先是乾淨清爽的透明玻璃櫃,一字排開盡是,快速川燙再冰鎮的涼菜。推開門入內,重新裝潢整理過的狹長型空間,牆面以灰白色為基底,部分飾以淺黃色調,呼應了原有「崇文」銘黃色招牌、也似乎彰顯了涼麵清爽帶勁口感。
僅見傳承第三代、年紀不到三十歲的阿明,身手俐落地抓取每份相同的麵量,依序淋上香油、醬油、蒜、清醋、麻醬、白醋等多重步驟,如同家族神奇密碼的比例,融合出恰到好處的豐富層次。
對照牆面上老照片,我好奇詢問才知道,原來「崇文」最初為圍牆外小攤形式,以微帶稠度勾芡的錦魯羹湯系列為主,甚至還有販售四味果汁,爾後攤子轉為室內用餐,第二代也增加了涼麵系列品項。

如今,知名百萬YouTuber及品牌創辦人千千,「水水灶咖」更開啟全新企劃,攜手台灣在地老店進行轉型升級,更在中正路展開了「崇文嘉義涼麵」。在傳承風味的同時,也引領了在地飲食新風貌。


近年來常聽到一句話「嘉義變得越來越不一樣了」!
其中不乏諸多傳承多代在地小食,遷址重新設計新開張,品牌重塑再造新風貌。以源源不斷的推陳出新,提供在地民眾與來往旅客,更多種認識品味嘉義的路徑。


而你對於白醋涼麵,還有甚麼新想像呢!?
0966-441296
AM11:00-PM2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