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嘉義景點人文藝術 【當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實驗場!】十種嘉義二地居的生活實踐

【當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實驗場!】十種嘉義二地居的生活實踐

by joannasun

隨著社會變遷與數位科技發展,關於維持「工作生存」與「理想生活」達到平衡狀態,衍伸出豐富多元的可執行模式。相較於「移居」到陌生土地展開新生活,「二地居」則以雙據點的「二地工作×二地生活」為特點,提供一個保留彈性、又享有異地調性節奏的生活型態,不僅和地方保持適度良好關係,引動意想不到的嶄新活力,更促動未來可能的移居實踐。

而在今年,十組來自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花蓮等地的二地居青年,結合創意行動與短期居住,嘗試探究移居城市特質,在嘉義市展開十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實驗。在陪伴輔導的匍匐前進歷程中,讓2014年因工作二地居、2016年搬離台北的我,重拾探索習以為常生活場域的無限驚喜,更再次審思移居異地的現實面與可行性。

嘉義二地居。一起住+1


從打造一個「臨時的家」開始

當決定移動到新據點,尋找一個可以安放身心的居所,時常是展開理想生活的第一步。而你想像中「臨時的家」是什麼模樣呢?

來自台北的台豐百貨「嘉物事」為題,集結NPO 工作、都市規劃、插畫創作等不同團員專長,蒐集源自嘉義的「開門七寶」,將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等日常物件,創意打造組合為「嘉義入厝包」,轉化在地故事為開啟異地生活的祝福,更是落腳居所的專屬陪伴。

台豐百貨
台豐百貨

而同樣具有音樂專業背景,如今散居台灣北、東、南的3m」,以嘉義市為基地、以Podcast為媒介,建構一間期間限定的虛擬「嘉義大旅社」。節目邀請現居嘉義的四十歲以上女子對談,引領聽眾透過聲音「check in入住」嘉義,也反思自身同為四十世代的女子生活樣態。


畢業於嘉義大學景觀系的瑜君與勁銨,時隔八年轉換身份、以嘉義款為名,帶著五歲小孩阿洛從台中回到熟悉的城市,實際住進嘉義、展開少見的「家庭視角二地居實驗」!延續求學時期的《嘉義,非旅遊書》踏查經驗,深度訪談人物並記錄街區特質,同步邀約多位非典型空間主人,「開箱」多款嘉義生活樣貌。最後轉化街區性格為線上測驗,提供想移居、卻不知從何開始的人,找尋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,開啟嶄新生活想像。

嘉義款

和在地交陪(kau-puê)做朋友

無論是「二地居」或「移居」,尋覓落腳居所為必要,透過移動連結不同地方,維持關係並融入在地生活,更是落實執行的關鍵因素。針對城市發展區域特色,依據不同工作專長與人格特質,產生出饒富實驗性的交陪(kau-puê)形式。

面對「全台密度第二高」的嘉義市咖啡產業特色,傳承三代的台中漆器品牌光山行,以陶瓷金繼工藝出發,修復咖啡店的破碎器皿,轉身為乘載故事的藝術品,最終串聯為「Chiayi Kintsugi 感性修復地圖」,創意連結傳統工藝與在地發展特質。擅長即興共創的遊牧計畫工作室,以小吃噴香人潮洶湧的文化路夜市為舞台,透過聲音採集、肢體工作坊、街頭展演等多種形式,邀請大眾一同展開別開生面的「即興夜市場:開攤中!」

荒島圖書館以「若去荒島只能帶一本書,你會選哪本?」為題,向六組七位嘉義品牌主人進行深度訪談,再巧妙轉化為「一人份的日常」荒島套餐。參與民眾可自由選擇有共鳴的主題,閱讀推薦書籍、獨處日常訪談、並創作專屬冰淇淋,享受獨處片刻獲得心靈滿足,也感受城市適合移居特質。

而由兩位資深影像工作者組成的「有點硬!」,則透過「B面人生」視角,挖掘嘉義日常裡、不為人知的獨特故事,同步反思「留在嘉義創作」與「移居生活」的想望。


揉合在地特色創造營運模式

相對於以藝術創作連結在地,探尋在地風土氣味(khì-bī)開啟交流對話,不僅提供大眾可參與體驗的機會,更時常創造可延續生存的營運模式。

具有專業藝術創作背景的欸豆花惹發,透過豆花認識在地店家、旅人與居民,採集在地食材與文化記憶,融合阿里山紅茶與咖啡、砂鍋魚頭的沙茶、在地蛋捲與果汁等,研發特色豆花並在「聰明吧」開設快閃店。


而榮獲世界果醬大賽雙金獎的果食男子,探訪在地店家主人成長歷程中的水果記憶,攜手共創研製專屬風味果醬,推出禮盒及期間限定聯名餐點。


是我的菜主動邀請葷食店家研發蔬食料理,整合為「嘉菜月」串聯地圖與試吃兌換,嘗試探究蔬食友善特質,期以形塑飲食多元共融的永續示範城市。

理想中的生活與生存實踐

移動到一個新的地方展開新生活,其實夾雜了諸多驚喜、與理想拼搏的真實;而「安生立命」,更是介於「生活」與「生存」之間,不斷選擇所累積而成。

綜觀十組青年團隊,多數比例為年齡四十歲左右、具備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者,其中多組為夫妻伴侶檔(包含同性伴侶)、多年好友、或曾於嘉義念書工作的關係人口,期待藉由二地居模式,嘗試人生下個階段的不同想像。

在「二地居」的路途上,學習接受隨時發生的不可預料、探索任何可能的機會,關於「理想中的生活與生存」,似乎也會越來越清晰呢。

嘉義二地居。一起住+1

嘉義二地居。一起住+1
「十組二地居青年 × 十種嘉義生活實驗」

呼應十大旗艦計畫「青世代磁吸」願景,嘉義市政府首創全台先例、由政府領頭串聯相關資源,以去年(113)5組青年行動為基礎,於今年(114)再度升級──總獎金提高至新臺幣200萬、徵選輔導10組青年,針對嘉義城市發展特質,結合創意行動與短期居住,落實執行「二地工作 × 二地生活」生活模式。提供未來移居嘉義人口的示範案例,引發嘉義市成為青年「移居城市」首選,形成獨步全台的流動創生典範。

今年十月,「有事青年實驗室」將化身為 「期間限定的嘉義生活實驗室」。
經由三大主軸,完整呈現十種嘉義二地居生活樣態:

◆ 打造一個臨時的家:尋覓新居所安放身心,開啟移居生活的第一步。

◆ 在地交陪生存實驗:與地方串聯交朋友,融入在地也建立新網絡。

◆ 成為嘉義人:探索城市發展特質,展開理想中的生活與生存。

特別加碼首次試辦「移居諮商中心」,提供想來嘉義定居的人一個實際諮詢的窗口。
我們期待這場社會實驗,能引動更多青年「移嘉、返嘉」,共同形塑一座人才永續的城市。

「嘉義二地居。一起住+1」成果展
時間|114 年 10 月 3 日(五)至 10 月 12 日(日)10:00–17:00(週一、二休館)
地點|有事青年實驗室(嘉義市西區友忠路 294 號)
嘉義二地居。一起住+1 : https://portaly.cc/chiayi2dg

主辦單位|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社會處

承辦單位|嘉義異鄉人

視覺統籌|日一寸文化

影像統籌|宇宙安排 @thevibe_chiayi

回饋

rela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