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嘉義景點人文藝術 【異鄉人的嘉義色彩學】 與建築共存的淺湖水藍綠色—從木構建築的日常民宅,到改裝新用途的歷史建築

【異鄉人的嘉義色彩學】 與建築共存的淺湖水藍綠色—從木構建築的日常民宅,到改裝新用途的歷史建築

by joannasun

以「色彩學」分析城市地景,當然不是唯一且創新的作法,過往主修美術的我,嘗試著分析眼中的嘉義色彩,是否因為某種特別的排列組合,讓人印象深刻或是引發興趣呢?


和建築共存的「淺湖水藍綠色」了,對我來說,是搬到嘉義七年多生活中,印象最深刻的了。從木構建築的日常民宅、改裝新用途的歷史建築、在市場轉角的攤商、到現存店家的立面等,都可看到它或淺或深的身影。

好奇問了在地朋友且查詢資料,嘗試探詢這「建築藍」的出現原因,卻尚未探詢到明確考究佐證:一說從日治時期沿用至今,有的說國民政府軍眷使用,也有的人說和林業發展有關,但也或許是多種因素交疊,交融出專屬於嘉義的風貌,成為我的嘉義日常印象。

曾查詢到民國一百年十二月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》,堀込憲二在《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建築外牆磁磚形式與色彩變遷之研究》研究論文中,提及自日治時期至台灣近代建築,磁磚色彩大致劃分為紅色系、黃褐系、黃綠(青灰、灰綠)色系等三階段,形式與色彩與當時日本潮流有密切關係。

大正12年關東大地震時,許多紅磚建築倒塌,新建築從紅磚造轉為耐震較優的RC構造,外覆裝飾磁磚以黃褐色系、具溝紋的樣式廣受愛用;而至日治末期,則推測與國防色及建築偽裝(防空迷彩)相關,並出現了點綴用的青綠、灰綠及青灰色系。(相關詳細資訊有興趣的可以搜尋查閱)

而關於木造或其他不同載體上的用色,是否與用色潮流有何關聯性,仍是我想再探究的議題。

而關於在嘉義日常生活中的用色,你還有什麼樣的觀察呢?

回饋

related articles